11月13日下午,我校“芯片开发与智能应用”微专业在敏学楼集成电路测试与工艺仿真实验室正式开课。该微专业依托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及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开设,吸引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多个学院的27名学生组成首期班级,共同开启为期一年的跨学科学习之旅。
开课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潘欣欣主持了简短的开课仪式,代表教学团队对微专业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色。微专业负责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集成电路产业学院院长司玉娟教授与全体微专业同学合影留念,标志着这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全面启动。

开班仪式合影
随后,司玉娟院长为同学们带来了微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芯片技术与产业概况》的首讲。她从芯片的“点石成金”之路切入,系统梳理了全球及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格局与未来趋势,深刻剖析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司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为同学们构建了完整的芯片产业知识框架,激发了大家深入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司玉娟院长为微专业学生讲授第一课《芯片技术与产业概况》
“芯片开发与智能应用”微专业是学院在2023年首届“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微专业成功建设基础上的优化与升级。该微专业精准对标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与智能应用产业的巨大人才需求,课程体系全面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智能系统应用”全产业链,包含8门核心课程,共计10学分。项目采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引入企业教师与真实产业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与产业视野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