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EIE)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2400余人。学院现有教师62人,师资结构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副教授23人,中青年教师10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院长兼学科带头人司玉娟教授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获评广东省本科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曾先后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研究,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开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论文,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项,教改项目31项;2013年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2017年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下设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与计算机学院合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2015年获珠海市优势学科立项建设、2017年进一步获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号与系统”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依托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主要运作单位的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正式获批立项。学院教学坚持以培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学院下设的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包括电路基础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数字电子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集成电路实验室、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创客空间等,实验设备价值总计超2000万元。依托院内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大量实验、实践课程,院内电子实训基地、单片机实验室、ARM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已与珠三角地区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创新意识强,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权威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历年来获国家级奖项130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省级奖项500项;2017年12月获得2017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大赛物流机器人挑战赛大学组冠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以其高质量的特点在珠三角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许多知名电子类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党政机关每年都争相到院内招聘毕业生,自2008年首届毕业生至今,历年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位列全校前列,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建院(系)至今,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知名校友包括全国人大代表、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李欣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珠海美佳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华等。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珠海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嵌入式和FPGA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智能信息处理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通信系统和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技术型为主流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具有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方向应用能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协调发展,服务于通讯行业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胜任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以服务发展迅速、更新换代频繁的通讯行业为需求,瞄准国家对集成电路发展方向的需要,本校通信工程专业侧重于对掌握新兴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半导体与固体物理理论基础,掌握电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固态传感器技术等领域进行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与生产管理、市场销售和企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芯片开发与智能应用”微专业正式开课
11月13日下午,我校“芯片开发与智能应用”微专业在敏学楼集成电路测试与工艺仿真实验室正式开课。该微专业依托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及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开设,吸引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多个学院的27名学生组成首期班级,共同开启为期一年的跨学科学习之旅。开课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潘欣欣主持了简短的开课仪式,代表教学团队对微专业的同学们表示欢迎,...
2025-11-18
赋能教学创新·共探AI融合之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教师参加AI视觉与大模型技术专题研修班
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落实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术创新应用能力,11月14-16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计算机学院共25名专业教师赴华发智谷圆芯广场,参加“AI视觉与大模型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由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主办,学校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相关组织工作。精准定位需求,聚焦前...
2025-11-18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参加2025年“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
2025年11月14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应“中国芯”大会会务组邀请,赴横琴天沐琴台会议中心参加2025年“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发布仪式。本次大会以“芯生万物,智算无界”为主题,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会议现场集体合影开幕式上,主管部门领导对最新产业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院士报...
2025-11-18